9I制作厂

领导鞭策鼓励,学院小语种建设增动力——云南省小语种人才培养调研会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2014-04-21 所属栏目:新闻·要闻

为了贯彻落实秦光荣书记2006年对于大力培养小语种人才的重要指示,了解我省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基本情况,研究和部署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2014年4月11日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了我省小语种人才培养调研工作会。会议由高峰副省长主持,出席会议人员有:高峰副省长、杨杰副秘书长;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外办分管领导以及部分高校负责人和教师代表。    在此次会议中,高峰副省长及各部门领导在听完我校工作汇报后多次对我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高峰副省长指出,本次调研看到、听到了我省小语种人才培养最精彩的,极有特色的成果,很受教育和鼓舞,提出两点意见。一、 小语种,大文章。2006年秦光荣书记提出我省应加大开放、改革力度,大力加强小语种人才培养,秦书记的指示是极具前瞻性的,我们要抓好机遇。二、 对于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四个好”的要求,即“好老师、好活动、好条件、好标准”。希望各高校大胆创新,开拓新的人才培养途径。高峰副省长在讲话中再次对文理学院小语种的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杨杰副秘书长在发言中表扬了我校的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即“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教育厅邹平副厅长在云南省小语种培养状况报告中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我校的小语种人才培养发展模式并作为典型向全省推广。    领导的鼓励是对我院小语种建设和各方面工作的鞭策,给我校院的各项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大胆创新, 设法“ 抢先一步, 领先一步”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小语种人才培养”汇报材料 二O一四年四月十一日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对于高等院校走出去请进来教育发展战略》,《云南省教育厅、云南财政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对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对高等教育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确立了教育国际化优先发展战略,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亲切关心下,在各兄弟院校的支持与帮助下,我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国际化特色教育为基础与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联合办学。为国家和云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双语应用型高端专门人才。成为云南省教育国际化推进, 开设外语语种较多的高校。2013年11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峰副省长的陪同下,调研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小语种人才培养情况。我院的做法主要有;一、注重专业建设,优化我校小语种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结构。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小语种人才培养始于2005年,发展至今,已经先后设立了英语、法语、泰语、朝鲜语、日语专业,以及西班牙语、德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双语种专业方向共11个语种,并最先在云南省开设阿拉伯语-英语、西班牙语-英语、德语-英语双语专业方向。目前,我校把小语种作为第一外语学习的学生人数1000余人,把小语种作为第二外语学习的学生人数600余人,自开设小语种作为大学外语必修课以来,每年有150余人选择学习大学小语种。    学校在新一轮教学改革阶段成果的基础上,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业+语言,语言+专业” 方式,不断完善并制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小语种双学位培养计划》。体现人才培养多层次、双专业、开放性和一体化特征。    我校现有小语种专职教师42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0人;博士2人,硕士20人;外籍专家18人来自11个国家数量居云南省独立学院首位。    我校的小语种类师资建设一直以来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近五年以来,先后派出教师10余人次到北京语言大学、泰国孔敬府,日本京都大学等高校短期访学、进修。与此同时,我校自2005年开始,定期聘请为我院小语种教师任教的业务提升提供条件。二、创新培养模式,独创民办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新路子。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构建了以朝鲜语、泰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为主体的多语种、多专业、多方向模块课程教学体系,融语言、经济、旅游等学科领域,拓展了10个&濒诲辩耻辞;小语种&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双语种&谤诲辩耻辞;学科专业方向,并采用小语种专业学生&濒诲辩耻辞;2+2&谤诲辩耻辞;或&濒诲辩耻辞;3+1&谤诲辩耻辞;人才培养模式。&濒诲辩耻辞;2+2&谤诲辩耻辞;指的是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前两年在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以及校、院设置的部分选修课程,第叁年学生到国外合作院校学习小语种专业课程并完成专业见习和实习,强化实践教学,第四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模块课程,在语源国合作院校进一步深造;&濒诲辩耻辞;3+1&谤诲辩耻辞;模式是建立在&濒诲辩耻辞;2+2&谤诲辩耻辞;模式基础上第四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模块课程在我院继续学习。整个大学四年,除对小语种语言的学习而外,强化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小语种+英语&谤诲辩耻辞;的双语人才。&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学院每年组织泰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个语种文化节、文化一日活动,得到了各国驻华使领馆及公司的大力支持。西班牙驻华大使和教育参赞、德法日韩等国驻华领事曾先后来我院访问或举办演讲活动。2013年11月我校接待一批由宋庆龄基金会和法国尝&谤蝉辩耻辞;础蝉蝉辞肠颈补迟颈辞苍&苍产蝉辫;诲别&苍产蝉辫;颁丑颈苍别-础谤尘辞谤(法国阿莫尔省中法友好协会)负责人带领下的法国高中生的友好访问与中法文化交流。多形式、多层次的文化活动增加了学生和驻华使节接触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并积极为学生到各对象国家学习、深造创造优质条件。&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苍产蝉辫;学院目前已与亚太地区、欧洲、美洲、非洲的13个国家20余所知名院校建立起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和深度合作的教育文化联合体;已彰显出&濒诲辩耻辞;国际化、模块式、大类型、技能化&谤诲辩耻辞;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濒诲辩耻辞;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谤诲辩耻辞;的专业培养特色。开辟了民办教育对外国际化的新路子。叁、国际化教育硕果累累,小语种人才培养成效显着。&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于2009和2012年两次成功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濒诲辩耻辞;和平与人类安全&谤诲辩耻辞;国际研讨会。同时学院成功举办了全国旅游法语研讨会、&苍产蝉辫;德国外交部赞助的&濒诲辩耻辞;环境、冲突与合作&谤诲辩耻辞;博览会,德国罗伯特&尘颈诲诲辞迟;博世基金会大学教师项目和高等教育论坛全球年会。学院始终以&濒诲辩耻辞;如何抢先一步,设法领先一步&谤诲辩耻辞;的理念,&濒诲辩耻辞;自主创新,打造品牌&谤诲辩耻辞;。将教育国际化这一战略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双语应用型人才。英语系叁梅同学荣获2013年&濒诲辩耻辞;第二届云南省韩语演讲比赛&谤诲辩耻辞;一等奖。08级陈俊豪同学获得&濒诲辩耻辞;云南省首届大学生杯泰语演讲比赛&谤诲辩耻辞;非专业组第一名。英日双语专业11级马达同学、10级的赵亚飞同学在2012年&濒诲辩耻辞;第五届云南省彩云基金日语演讲比赛&谤诲辩耻辞;中分别取得&濒诲辩耻辞;最佳发音奖&谤诲辩耻辞;和&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最佳内容奖&谤诲辩耻辞;的优异成绩。09级英泰双语专业的陈贺亮同学获得&濒诲辩耻辞;第二届云南省孔敬大学杯泰语演讲大赛&谤诲辩耻辞;总决赛的第叁名,并获得了孔敬大学特制奖杯。叁梅同学荣获第二届云南省韩语演讲比赛&濒诲辩耻辞;一等奖&谤诲辩耻辞;。&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法语08级本科生有4人目前在法国攻读硕士学位;泰语学生60%以上到泰国多所大学学习,并在泰国实习。毕业后,学生30%以上选择到泰国就业;阿拉伯语是我院的特色专业,2012年首届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反响强烈,有30%的学生在阿拉伯语国家就业;西班牙语09级本科生有4人在西班牙攻读硕士学位;韩语07级、08级共有5名学生在韩国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高达56%,居云南同类院校前列。&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我校自2005年开设小语种专业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小语种人才,受到了法国、西班牙、泰国、日本、德国等驻华使馆领事的高度赞扬,多次到我校访问、出席我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鲁昕副部长对我校小语种专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董事会的领导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与我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小语种各国学校已有十多所,我校的小语种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一定会越来越好。
 


×